國家發改委《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系列解讀
時間:2022-11-26 20:04:46
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強,宏觀經濟穩定發展面臨較大挑戰。從行業角度看,服務業以聚集性、接觸性行業為主,遭受的影響首當其沖。同時,服務業是保障民生、穩定就業的重要行業,容納了絕大多數中小微企業,就業人數眾多,關系到老百姓衣食住行。因此,制定積極有效的宏觀經濟政策保障服務業渡過難關并促進其發展,是維持宏觀經濟穩定及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關鍵。2020年以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應對疫情的沖擊,幫助服務業紓困解難,發揮了積極的效應,但是餐飲、零售、旅游、公路鐵路水路運輸、民航等服務業領域特殊行業仍然面臨較多困難。2022年在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下,更需要提前發力,運用超前的宏觀政策引導,精準施策,助力服務業領域特殊困難行業恢復發展。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門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發揮財稅、金融、產業、就業以及精準疫情防控政策的協調效應,積極幫助服務業恢復發展,意義重大。
一、以中小微企業作為切入點實施服務業普惠性優惠政策
《若干政策》中有幾個新的政策突破及亮點:
一是擴大“六稅兩費”的減免覆蓋范圍?!度舾烧摺芬幎▽ⅰ傲悆少M”的減免覆蓋范圍由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擴大至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政策的覆蓋面更廣,意味著無論是銷售額小的企業還是盈利能力低的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均可以享受“六稅兩費”的減免。在疫情沖擊及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下,服務業的現金流問題較為突出,減稅降費可減輕服務業的負擔,緩解其資金困難,保證企業的可持續性,有助于服務業恢復經營。
二是減免、返還社會保險費。如何減輕人工成本的負擔是幫扶服務業精準施策的關鍵。受疫情的影響,一方面服務業停業或消費人數減少將直接導致營業收入的減少,在固定成本不變的前提下,實際上企業已經面臨虧損或盈利下降的狀況;另一方面就業市場也存在供給不足,企業用工成本上升。在雙重壓力下,服務業經營者有可能選擇裁員的策略,這對于穩就業、保民生是不利的。此次《若干政策》規定直接給予了服務業中小微企業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同時,將中小微企業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由60%最高提至90%,通過返還資金的方式減輕服務業中小微企業的財務壓力,有利于鼓勵服務業不裁員、少裁員,達到穩就業、保民生的目標。
三是延續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及縮短企業所得稅資產折舊年限政策。衡量企業成長性有兩項關鍵性的指標,一是投資額,二是研發費用。中小微企業普遍生命周期不長,制約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缺乏成長性,一方面是其技術含量不高,在短時期內難以提質升級,另一方面是其沒有新購設備,生產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當成本上升時,企業即出現虧損,難以為繼。但是,如果政策對于投資購買設備能夠予以增值稅返還,或者縮短所得稅規定的折舊年限,增大企業當期的所得稅扣除額,減輕當期稅收負擔,則企業可以將所節省的稅費用于擴大生產經營,投資的積極性則顯著增加。此次《若干政策》延續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優惠政策,及縮短企業所得稅資產折舊年限兩項政策,預期將在幫助服務業企業恢復經營的前提下,擴大投資,增強成長性,并融入國家高質量發展的主車道。
二、以特殊困難行業作為關注點實施服務業特定優惠政策
《若干政策》在普惠性優惠政策基礎上,聚焦餐飲、零售、旅游、公路鐵路水路交通運輸及民航等服務業領域特殊困難行業,有幾項重要的舉措值得關注:
一是對于企業防疫、消殺支出給予補貼支持。面對疫情的沖擊,企業在正常經營的前提下還需要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因此會增加一部分的防疫成本,尤其是人流密集的餐飲、零售等行業的防疫成本增加更為顯著。此次《若干政策》對于餐飲、零售行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給予免費核酸檢測,其他地方則給予不低于50%比例的財政補貼,既減輕了企業的負擔,確保服務業的持續經營,又夯實了防疫的基礎,降低了疫情大面積傳播的風險,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二是加大對于特殊困難行業的金融支持?!度舾烧摺吠ㄟ^多元化的金融支持政策幫助特殊困難行業持續經營、緩解財務危機。例如,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各地商務主管部門推薦的應急保供、重點培育、便民生活圈建設等名單企業的信貸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預期發展前景較好的重點文化和旅游市場主體加大信貸投入,鼓勵金融機構按市場化原則對信用等級較高、承擔疫情防控和應急運輸任務較重的交通運輸企業加大融資支持力度等。這幾項金融支持政策均旨在通過加強政銀企合作、增加數據共享等方式,增大特殊困難行業信用貸款支持,并精準聚焦到所要支持的具體企業,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解決企業資金困難,滿足服務業特殊困難行業恢復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
三是延續增值稅免稅政策。增值稅的特點是在企業經營的流轉環節征收,這意味著即使企業是虧損的,只要其發生了業務行為,如不存在法定的稅收減免,其均需要繳納相應的增值稅。特殊困難行業恢復發展需要一定的時間,期間發生的虧損也需要一定的期限才可以完成彌補。此次《若干政策》給予的增值稅免稅,對于交通運輸業是較大力度的支持。以航空運輸企業為例,其由于重資產,飛機的折舊金額較大,其實際需要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在當期并不一定數額巨大,但每一家航空公司的經濟體量都足以產生較大的營業額及增值稅,給予其增值稅免稅,再一次反映出《若干政策》緊密結合特殊行業的特點,精準施策,解決的是特殊行業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困難。
三、政策多元組合產生科學協同效應助力服務業發展
疫情的不確定性及國際經濟社會的復雜多變,導致宏觀政策的決策在如何實現科學性上面臨更大的考驗?!笆奈濉睍r期,我國政府治理水平及治理體系現代化的程度將進一步提升,其中建立政策之間的協同效應是提高決策科學性的關鍵。同時,決策科學性也是形成更好的政策效應,保障精準施策,并且減少財政成本損耗的關鍵。此次《若干政策》所涉及的政策優惠措施多達43條,所涉及的政策包括財稅、金融、產業、就業及疫情防控等多個方面,這不但需要每個領域保持精準度,還需要各項政策之間產生協調效應。
在經濟發展與疫情防控之間如何把握好這個“度”是最重要的難點?!度舾烧摺分赋?,認真落實嚴格、科學、精準的疫情防控措施,堅決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過度防控”兩種傾向,有效恢復和保持服務業發展正常秩序。這一原則,是指導此次支持服務業中小微企業及特殊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關鍵,也是政策多元組合產生合力,最終形成科學協同效應的關鍵。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仍將是2022年工作的常態,二者都不可松懈,但是二者之間也能產生相互的促進作用。疫情防控得當,風險減少,服務業正常運營的時間就會得到保障,服務業的經營狀況就會明顯改善;服務業良性發展,就能保就業穩民生,我們有更充足的資金實力去保障公共衛生安全舉措的實施以及助力服務業形成更強的應對風險能力,全面增強經濟增長的韌性,實現2022年整體宏觀經濟目標。在具體的舉措中,《若干政策》不但明確了各項財稅金融政策支持服務業的發展,既減輕其稅費負擔,又保障給予金融支持,同時,還提出了建立精準監測機制、提升精準識別能力、強化精準管控隔離、推廣精準防護理念、以及服務業行業精準防疫要求等多項具體的行業管理措施,全面促進服務業在有效防范疫情風險的前提下恢復發展,這將助力2022年我國宏觀經濟的“穩中有進”并實現“十四五”時期我國高質量發展的目標。